進入迦南後的一場內戰

–辛立牧師 本週閱讀的經文包括士師記、路得記、撒母耳記上。內容很多,寫什麼內容呢?我就根據上週的讀經心得,繼續就“中生代領袖在哪裡”這個題目,先回顧歷史、再學習士師記第19-21章的記述。 經過38年半的曠野漂流,第一次數點的60多萬男丁都死了。以色列人來到摩押曠野,第二次數點兵丁。這時的60萬人、年齡在20-58歲之間。又經過20多年爭戰,以色列人在戰略上攻佔了迦南;名義上分配了土地。不久,110歲的約書亞過世;經過曠野、攻取迦南的戰士們,年齡在40-80歲之間。 接著,80歲左右的長老們相繼過世;40-60歲的這批戰士,未能將殘存的迦南人趕出去;也沒有承傳信仰,他們卻發動了一場內戰。結果,以色列死了6萬5千多人。這是以色列有史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內戰。這段歷史記載在士師記第19-21章。 士師記用“包夾式”的方式,將士師的300多年的歷史“包”在其中:開始的第1-2章、和結尾的第17-21章,發生在同一個歷史年代。第1-2章的重點是“兩個英雄家族”:猶大和以法蓮。第17-21章的重點,都和“兩個利未祭司”有關。我們要看的,是第二個利未祭祀。 首先,我們來看第19-21章的歷史年代:當時,“亞倫的孫子、以利亞撒的兒子非尼哈侍立在約櫃前”(士20:27)。在摩西時代,非尼哈“以我(神)的忌邪為心”,殺死了行淫亂的米甸女子和西緬支派首領,神將“平安的約”和“永遠當祭祀職任的約”賜給他和他的後裔。(民25:6-13)在大祭司以利亞撒死後(書24:33),非尼哈繼任,這是以色列人進入迦南的早期歷史。 這時,有“一個利未人,娶了一個猶大伯利恆的女子為妾,妾行淫離開丈夫”;在父家住了四個月。“她丈夫起來,帶著一個僕人、兩匹驢去見她,用好話勸她回來。”對行淫的婦女如何處置,律法規定的很清楚。利未人不按照律法進行判別、處理,卻“用好話勸她回來”。在這一點上,利未人違背了律法。 在女子的家中,那人的岳父款請招待這個利未人5天;直到第5天“日頭偏西”時,他們才啟程。行在路上,日頭落了。他們要在便雅憫支派的基比亞住宿,卻無人接待;只有一個外鄉老人接待了他們。然而,天使在所多瑪所遭遇的事情,發生在他們身上:城中的匪徒要和利未人交合,接待他們的老人提出:“我有個女兒、還是處女;並有這人的妾,我將她們領出來任憑你們玷辱她們。”那些匪類不聽,於是,“那人就把他的妾拉出去交給他們”。用好話勸回來的女子,就這樣被丈夫交給了一群匪徒。 女子被蹂躪了整整一個晚上,天快亮時回到住宿的房子外,直到天亮。在此期間,屋內的利未人沒有任何回應。天亮之後,看見女人兩手搭在門上,那是敲門的動作!利未人直接叫婦女起來,婦人卻不回答。那人便將她馱在驢上(橫放在驢上、活人也會被憋死),起身回本處去了。到了家裡,用刀將妾的屍身切成十二塊,使人拿著傳送到以色列的四境。 冷酷無情、極端殘忍的行為,和“用好話勸她回來”的丈夫、與岳父“坐下一同吃喝”的女婿、在基比亞老人家裡“心裏正歡暢”的客人,如何連結在一起?這就是進入迦南之初的一個利未人,掌管祭祀、通曉律法的祭祀家族一員的真實生命景況。 用妾的屍體作為發起戰爭的傳令時,這個利未人說:“我和我的妾到了便雅憫的基比亞住宿。基比亞人夜間起來圍了我住的房子,想要殺我,又將我的妾強姦致死。我就把我妾的屍身切成塊子,使人拿著傳送以色列人得為業的全地,因為基比亞人在以色列中行了兇淫醜惡的事。你們以色列人都當籌劃商議。”(士20:4-7) 挑起民眾情緒時,這個利未人的特點:第一,妾因行淫回父家,他用好言將她勸回。第二,在匪類圍攻時,他將女子交給他們,用女子的生命保存了自己。第三,女子凌晨回來時,沒有人給她開門。第四,將女子橫放在驢上之前,沒有任何搶救。第五,用刀將人的屍體切為十二塊,非常殘暴。 對此,民眾沒有多問,卻“都起來、如同一人,說:我們連一人都不回自己帳篷、自己房屋去。我們向基比亞人必這樣行,照所掣的籤攻擊他們。”鏖戰中,便雅憫人先殺死了以色列人四萬精兵。接著,以色列人殺了便雅憫兩萬五千多精兵,只有六百人逃生。“以色列人又轉向便雅憫地,將各城的人和牲畜,都用刀殺盡,又放火燒了一切城邑。”這是以色列人歷史上死亡最多、破壞力最大的內戰。 聖經用發生在同一個歷史事件進行對比:在眾支派攻佔不下迦南之城邑、殺不盡迦南殘存居民時(1-2章),他們內斗的兇殘卻是不問情由、互不相讓、趕盡殺絕(19-21章)。以至於徹底傷了元氣與和氣,哪有力量與真正的仇敵爭戰?為什麼約書亞、以利亞撒等老一代剛離世,大祭司非尼哈、俄陀聶等勇士仍然健在,以色列人內部竟出現這樣的事? 聖經從一個利未人之妾引發的戰爭,要告訴我們最基本的教訓是:當“後來有別的世代興起,不知道耶和華,也不知道耶和華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以色列人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去侍奉諸巴力,離棄了領他們出埃及地的耶和華”時,作惡的心所想、行惡的手所做的就會越來越殘酷。這樣的殘酷性總是先從自己人的爭鬥中開始爆發,內鬥帶來的傷害遠在外敵帶來的欺凌之前。 求神使我們儆醒!

讀經心得(2020-03-20)

–辛牧師 本週的讀經心得是從“約書亞記”的22-24章開始,結束於“士師記”的第18章。正好,我們主日的講道也是“家人傳家業 – 生兒女”的主題。因此,我的讀經心得就專注於“約書亞記”和“士師記”的交接經文中。 第一,約書亞的臨終託付和以色列百姓的回應 約書亞年老、即將“要走世人必走的路”時,將以色列眾支派的長老、族長、審判官,並官長聚集在一起,向他們講了“語重心長”的臨終託付。約書亞追溯以色列的歷史:古時,亞伯拉罕的父親他拉,在大河那邊“侍奉別神”。不是因為這個家族有“純正優良的信仰傳統”,而是因著神的恩典和應許,亞伯拉罕、以撒、雅各逐步成為一個民族。再經歷了“出埃及”的救贖和曠野漂流,得以進入應許之地。 現在,以色列人選擇事奉的對象:大河那邊祖先的神;埃及地的諸神;迦南地亞摩利人的諸神;帶領他們出埃及的耶和華。對此,以色列百姓回答說:“我們斷不敢離棄耶和華去侍奉別神 。。。所以,我們必事奉耶和華,因為他是我們的神。” 但是,約書亞給他們“潑了一頭涼水”:“你們不能事奉耶和華,因為他是聖潔的神、是嫉邪的神,必不赦免你們的過犯罪惡。你們若離棄耶和華去侍奉外邦神,耶和華在降福之後,必轉而降禍與你們,把你們滅絕。”對這樣嚴厲的警告,百姓回答說:“我們必事奉耶和華我們的神,聽從他的話。”於是,約書亞和以色列百姓立約,將這些話都寫在神的律法書上,有獎一塊大石頭立在橡樹下耶和華的聖所旁邊為證據。 以色列人進入迦南之前,是一個非常“年輕的民族”。在數點的60萬軍隊中,除了約書亞和迦勒,最年長的只有58歲、年輕的20歲。征服迦南用了20多年時間,當時以色列的領導階層、仍然算是“比較年輕”。對他們來說,“舊有惡習、傳統假宗教”的影響,相對還算比較少。但是,約書亞的警告卻涵蓋了數百年的“歷史包袱”:大河那邊先祖他拉拜的假神、埃及的諸假神,以及亞摩利人的諸假神。 第二,進入迦南的新一代 征服迦南是經歷過曠野漂流的一代人完成的。在約書亞的帶領下,以色列人用20多年時間,在“戰略上”征服了迦南:消滅了各個城邦中的“王家部隊”;將土地分配給各支派。接著要進行的是在“戰術上”征服迦南:將原居民從滅絕或趕出去。以色列人在決定性戰役取勝後,在局部爭戰中失敗了。猶大、以法蓮、便雅憫和但,都沒有將迦南人趕出去。因此,神允許這些“殘存之民”留在本土,成為以色列人“肋下的荊棘”。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以色列人和耶和華的關係出現了變化:“約書亞在世和約書亞死後,那些見耶和華為以色列人所行大事的長老還在的時候,百姓都侍奉耶和華。”等約書亞過世,“那世代的人也都歸了自己的列祖。後來有別的世代興起,不知道耶和華,也不知道耶和華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士2:7-10) 約書亞過世時,隨他進迦南的男子,年長的80歲、年輕的40歲。隨著他的過世的,接著過世應該是年長的這批人。“別的世代興起”、這是“哪個世代”?我思想最多的,就是為什麼經過曠野的這一代人,在40歲到80歲人之間形成了斷層。比如,約書亞過世後、迦勒也隨著過世了;但迦勒的堂弟兼女婿俄陀聶仍然活著。這一批中年人在信仰承傳上起著什麼作用? 當在信仰承傳上失去影響力的一代出現時,其後果就是“後來有別的世代興起”。“別的世代”的特點是:“他們不知道耶和華,也不知道耶和華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這裡的關鍵是“知道”這個字。“知道”這個字,和合本聖經翻譯最多的是“認識”。它基本有三層含義:頭腦上知道、認識;通過實踐和經驗知道、認識;關係中的知道和認識。 第一層,頭腦上的“知道”,是從“聽說過、知道”事實開始;進一步就是對這一事實更深入的“認識”:前因後果、屬性、意義、目的等。“後來有別的世代興起,不知道耶和華”,不是指他們沒有“聽說過”耶和華的名字;而是特指他們不知道耶和華的屬性,不認識神的救贖恩典和真理。 第二層,實踐和經驗層面的“知道、認識”,就是將頭腦層面的知識,應用在自己的實際生活中,在經歷中更深入的明白所“認識”的對象、積累對真理的理解、了解。“別的世代興起,不知道耶和華”,是指這批人從來沒有將對耶和華的認識,付諸自己的實際生活;並由此得來對神的“知道、認識”。 第三層,關係上的“知道、認識”,是希伯來聖經獨特的啟示。“知道”在聖經中最早出現,是亞當吃了“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之後,耶和華神說:“那人已經與我們相似,能知道善惡。”但在這時,亞當和神的關係卻斷絕了。接著,聖經記載:有一日,那人和他妻子同居。“同居”和“認識”是一個字。這裡的“認識”不僅是頭腦知識、也不僅停留在實踐層面;而是在親密關係中的“彼此相知”。 所以,按照聖經所賦予“知道、認識”的含義,“新的世代興起”,他們或許聽說過耶和華的名字,卻不知道這名字的意義和屬性;他們沒有將對神的認識付諸實踐,更沒有和神建立密切關係。因此,聖經用“不知道耶和華、也不知道耶和華為以色列所行的事”為順序,告訴一件事實:當人們不“認識”耶和華的時候,就不可能“知道”耶和華的作為。 第三,為什麼?怎麼辦? ”不認識耶和華、不知道耶和華所行的事”的一代人興起了,怎麼辦?神興起了士師。士師解決了以色列人屬靈的貧窮和生活的困境嗎?這是我們在閱讀時,自己要思考的。求神給我們知識(知識是“認識、知道”的名詞型態)。

為什麼聖經這麼詳細的記載分地的情況。

–辛立牧師 上週讀經的回應中,有弟兄姊妹問到:“為什麼聖經這麼詳細的記載分地的情況。”我就從“聖經神學”的角度,和大家有些分享。 什麼是“聖經神學”的特點?那就是神在特定的歷史階段,通過這一時段的人所能理解的語言、背景、需要,來啟示祂的真理。這些真理是“一貫性全備真理的環節;也是“一貫性真理”的內容。 在從亞伯拉罕開始,神啟示了他要拯救人類的計畫:通過亞伯拉罕及其後裔,萬國萬民要蒙福。神對亞伯拉罕賜福的特點是:後裔、土地、律法。從“出埃及”開始,這樣的應許就逐步展開:在埃及,神賜給亞伯拉罕的後裔,沒有因為埃及法老的陰謀而被消滅;在曠野,亞伯拉罕的後裔沒有因著人的悖逆而滅絕。律法在西奈山和隨後的重申中逐步啟示,會幕為中心的敬拜得以建立。進入約書亞時代,“地土”的應許也將逐步落實。 清楚的記載分地的詳細內容,不僅對當時的以色列人至為重要,對其後代也非常重要。因為土地不是某一個家族、氏族、宗派的;而是屬於耶和華的。分得土地的人只是“代管者”;所以,清楚的地界和清楚的職責密不可分。同時,在保守神所賜的地土時,不侵犯別人的職責、謹守地界等,都有詳細的規定。神應許中“律法、後裔”的落實,都要通過“地土”的具體分配而落實。這是在出埃及、進迦南的特定歷史階段,“聖經神學”中所啟示的內容。 聯繫個人實際、落實在具體應用上,就是我們的生活,也必須包括這三方面:神的話語和應許(律法);我們的信仰傳承(後裔、傳福音);基本生活的保障(古代的地土、現實的薪水)。這都是耶和華所賜。 就像我們找一份工作,首先要考慮的可能是“是否合乎所學”、“是否有前途”‘最實際的,也可能是薪水多少。有了工作以後,每週、每個月接到薪水單的時候,如果突然少了1000塊錢,我們的反應是什麼?著急不著急?將此和約書亞時代的分土地相聯繫,我們在閱讀的時候,就多了一點點“同理心”。 同時,“地土”的應許也預表著我們在神的生命冊上有“產業權”。摩西五經反覆強調:我們是神的產業、神為我們預備產業;詩篇中反覆詠唱:神是我們的產業、我們杯中的分。這些都和“分土地”、土地繼承權有密切的聯繫。主耶穌引用“禧年”來落實神的救贖,也是從50年時“土地歸回原主”的典故,展現父神救贖的恩典。(路4:19) 我每年一度的閱讀聖經,都是一字不漏;特別是閱讀這些分土地、家譜等記載。我給自己的鼓勵是:我在閱讀天上分給我的財富!我在閱讀我的名字是否在生命冊上!我閱讀這些人的許多事跡,人都記不住了、都不感興趣了;但是神都記著。因此,就增加了我對救恩、對神的相信和感謝。謝謝大家!多多討論,彼此交流,共同長進。

以賽亞書第36-39章

–辛立牧師 以賽亞書大部分內容是預言,指向將來要發生的事情。小部分是現實生活中正在發生的事件;第36-39章就是真實的記載。以賽亞事奉的年代是主前740 – 680 年。先知生活在烏西亞、約坦、亞哈斯、希西家、瑪拿西五個王的時代;重點是亞哈斯和希西家時代。 第一,希西家王早期的事蹟(歷史背景) 希西家從主前729年開始,與父親亞哈斯共同執政。從715 – 686年期間,獨立執政。在正式即位前,他經歷了自己父親腐敗、悖逆神的統治。正式即位後,立刻開始了宗教革新:“希西家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效法他祖大衛一切所行的。他廢去丘壇,毀壞柱像,砍下木偶,打碎摩西所造的銅蛇;因為那時以色列人仍向銅蛇燒香,希西家叫銅蛇為銅塊。希西家倚靠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在他前後的猶大列王中沒有一個及他的。因為他專靠耶和華,總不離開,謹守耶和華所吩咐的一切誡命。耶和華與他同在,他無論往何處去,盡都亨通。他背叛,不肯事奉亞述王。”(王下18:3-7) 第二,以賽亞書的主題順序、和時間順序(歷史背景) 希西家正式即位時25歲,在他即位的第14年,就是39歲的時候,按照命定,他要死了。就在這一年,發生了三件大事,按照“主題式”記載,其順序是:以賽亞書第36-37章:亞述王西拿基立入侵。第38章:“希西家病的要死”。第39章:巴比倫王的兒子米羅達巴但“聽見希西家王病而痊癒,就送書信和禮物給他”。 然而,按照時間前後順序的話,應該是:第38章“希西家王病的要死”,發生最早。接著是第39章巴比倫王的兒子“送書信和禮物給他”。最後才是第36-37章,“亞述王西拿基立入侵”。證據是: (1)在第38章中,“希西家王病的要死”時,以賽亞去見他,對他說:“耶和華如此說:你當留遺命與你的家,因為你必死不能活。”但神看見希西家的禱告,“耶和華你祖大衛的神如此說:我聽見你的禱告,看見你的眼淚;我必加增你15年的壽命。並且我要救你脫離亞述王的手,也要保護這城。”(38:1-6) (2)“那時”,第39章記載:巴比倫王的兒子“聽見希西家王病而痊癒,就送書信和禮物給他。”希西家王向巴比倫的使者炫耀“自己寶庫的金子、銀子、香料、貴重的膏油和他武庫的一切軍器,並所有的財寶都給他們看。”這時,王寶庫是充滿的。 (3)但在第36-37章之前,就是亞述王入侵猶大國之前,希西家王向亞述王“服輸”了。他差派使者去見亞述王說:“我有罪了,求你離開我,凡你罰我的,我必承當。於是,亞述王罰猶大王希西家銀子300他連得,金子30他連得。希西家就把耶和華殿裡的和王宮府庫裡所有的銀子都給了他、、、將耶和華殿門上的金子和自己包在柱子上的金子 都刮下來給了亞述王。”就這樣,亞述王還不買帳,繼續圍攻耶路撒冷。 所以,經文的內容告訴我們,時間的前後順序是:在希西家王39歲的時候,他本要是要死了。第38章的記述發生在先。耶和華醫治了他,並且應允他“脫離亞述王的手,保護這城(耶路撒冷)”。但是,他在病好以後,非但沒有感謝耶和華;卻向猶大國的世仇巴比倫炫耀自己的財富。 因此,神就將這些財富,在亞述王入侵之前,統統的被“獻給”了將要入侵者。但卻沒有帶來和平、平安;換來的事羞辱。在拿了進貢的金銀財寶之後,“亞述王西拿基立上來攻擊猶大的一切堅固城,將城攻取”。並直接包圍孤零零的耶路撒冷。 第三,從歷史背景中引發的思考 (1)希西家王的父親是壞王亞哈斯;但他自己卻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效法他祖大衛一切所行的。我們自己的道路,要由誰來負責? (2)希西家轟轟烈烈的宗教改革,蒙神喜悅。卻在軍事力量、政治統治上軟弱,在外交方面失策;“宗教”和“實際的生活”之間的“平衡”關係是什麼? 按照“主題順序”,我們進入今天學習的第36-39章 第36章的核心內容: (1) 亞述王領軍拉伯沙基第一段講話的內容(4-10): A. 埃及王靠不住(4-6) B. 耶和華神也靠不住(7) A’. 埃及王靠不住(8-10) 結論:我們攻打耶路撒冷,是耶和華的意思。 (2) 拉伯沙基第二段講話內容(13-20) A. 希西家用“神的拯救”欺騙你們(13-15) B. 亞述王的許願是可信的(16-17) C. 沒有任何國家和君王能夠抵擋亞述入侵(18-20) 結論:耶和華也不能救耶路撒冷脫離亞述的手。 第37章的核心內容: (1)希西家王的第一反應:披上麻衣,進了耶和華的殿。讓祭祀長去見先知以賽亞。以及限制的回應(37:1-7) # 思考:為什麼沒有讓祭祀長直接獻祭、求告耶和華? (2)亞述王使者的威脅信。希西家向耶和華面的禱告 (8-20) 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啊,唯有你是天下萬國的神。 亞述王使列國變為荒涼,將列國的神像扔在火裏;因為它們本不是神。 現在求你救我們脫離亞述王的手,讓天下萬國知道你是神。 # 思考:這和我們的信仰有沒有直接關係? (3)以賽亞派人帶給希西家的信息(21-35) 第一,對亞述王西拿基立的斥責:攻擊耶和華的必被攻擊(21-30) 第二,對猶大南國的:荒廢的土地必逐步恢復(31-35) … [Read more…]

約書亞記讀經分享9-24

— Elder Tim Self-made decision (Chapter 9) It did not take long for Joshua to make another blunder of not enquiring the Lord for making a decision that fundamentally is against what God told him to do. He thought that making peace with people far away was OK since they may not be living in … [Read more…]

約書亞記讀經分享(5-8章)

— Elder Tim Preparation for battle (Chapter 5) Right after the people had crossed the Jordan, God told Joshua to circumcise all the sons of Israel who grew up in the desert. This command to Joshua is to let the people know that they are a separated people of God and they need to depend … [Read more…]

約書亞記讀經分享(3-4章)

—Elder Tim Crossing the Jordan (Chapter 3) When Israel was ready to cross the Jordan, Joshua instructed the people to follow the ark of the Lord as soon as you see it. This is a clear instruction of getting started only when they see the ark. This should be a good indication of how we … [Read more…]

約書亞記讀經分享(1-2章)

— Elder Tim It is a privilege to share my insights on the book of Joshua with you all! I hope my insights could be somewhat inspirational to you. Most of all, I pray the insights you have gathered will be useful to you in application of truth you have gained. 很抱歉我不方便用中文分享。求神幫助大家看懂我的英文并且可以多使用在你們的生活裏。原神大大的祝福每一位! Introduction Joshua is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