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心得2020-09-19

–辛立牧師

本週的讀經涵蓋了以西結書和但以理書。我的心得就對這兩卷書的部分內容進行分享。

第一,生命活水復興中神的作為

在以西結書第47章中,先知被領到聖殿的門口,看見將來要發生的事情:殿的門檻下有水往東流出,水勢越來越大。神的使者對先知說:“這水往東方流去,必下到亞拉巴,直到海。所發出來的水必流到鹽海,使水變甜。這河水所到之處,凡滋生的動物都必生活。並且因這流來的水必有極多的魚,海水也變甜了。這河水所到之處,百物必都生活 。。只有泥濘之地與窪濕之處不得治好,必為鹽地。”(以西結書47:8-11)

聖殿流出來的生命活水,可以改變環境,使死海的水變甜,使乾枯之地有活力;活水所到之處,動物滋生、魚類繁多、樹木結果;“百物都必生活”,各處都有漁夫。但是,“只有泥濘之地與窪濕之地不得治好,必為鹽地。”對此,如何解釋?有人認為,留下來的鹽地,是為了供應祭壇上所用的鹽。但是,不得治好的泥濘和窪濕之地,怎麼可以製作祭壇上聖潔的鹽呢?古代以色列人用的是用石鹽泡的水來調味、防腐;石頭中的鹽味失去之後就丟掉;這也是主耶穌用的比喻。

所以,有的解經者認為,泥濘、窪濕之地是指長存污穢,不願被潔淨的環境。生命活水可以改變一切;但是,對那些不願意離開污穢、不願意被潔淨的人和環境,神會任憑他們。“鹽地”是指沒有生命的環境,和生命活水滋生萬物的環境,形成明顯對比。以西結先知看到的異象告訴我們,在生命活水所到之處,仍有泥濘和窪濕之地不被治好。在好的屬靈環境中,仍有人心存污穢,且不被醫治。

第二,險惡環境中神子民的事奉

主前605年猶大南國第一次被擄,但以理等年輕人被帶到巴比倫。但以理開始在外邦險惡環境中的事奉。但以理書的1-6章,記載但以理的事工:主要是詮釋外邦君王所見的異象。7-12章,記載但以理所見的異象:接受神有關將來所要發生事件的啟示。今天的心得側重於:聖潔和順服是神對事奉者的基本要求。

但以理等人準備服侍巴比倫王之前,要全盤接受迦勒底的文化傳統和飲食習俗:“王派定將自己所用膳和所飲的酒,每日賜給他們一份,養他們三年。。。但以理卻立志,不以王的膳、王所飲的酒,玷污自己。”古代的食品都是先祭拜所信奉的神祇,然後人再食用。這是但以理立志,不以王的膳食、酒類玷污自己。同時,他“求太監長容許他不玷污自己。神使但以理在太監長眼前蒙恩惠、受憐憫。”

但以理立志對神忠貞、遵守神的聖潔要求,這是蒙神喜悅的。同時,他所立的志也要徵得太監長的認可:所以,求太監長容他不玷污自己。神使但以理在太監長眼前蒙恩惠受憐憫。 神是但以理的心願得以實現的保證。然而,太監長也有他的難處:“我懼怕我主我王,他已經派定你們的飲食;倘若他見你們的面貌,比你們同歲的人飢瘦,怎麼好?這樣,你們就使我的頭在王那裡難保。”

太監長憐憫、施恩於但以理;但以理要不要考慮、顧惜太監長的難處呢?當然要!他就對太監長說:“求你試試僕人們十天,給我們素菜吃、白水喝;然後看看我們的面貌和用王膳那少年人的面貌,就照你所看的待僕人吧!”十天之後,太監長看到但以理比用王膳的一切少年人更加肥胖,就按照但以理的要求,供給他們潔淨的素食。

這段經文告訴我們,對神忠心和聖潔的事奉,包括神僕人和神之間的聖潔關係;也包括人和人之間的相互憐憫、施恩、體諒。神使但以理在太監長眼前蒙恩惠、受憐憫;也和但以理體諒太監長的難處,將自己的要求作在合乎神心意、合乎人要求的環境中;這是在險惡環境中,神子民事奉的智慧和心胸。

第三,應用:矛盾交織狀態中的教會

以西結先知和但以理先知生活的大環境相同,都活在被擄的巴比倫;但實際情況卻極不相同:以西結預言生命活水中的復興時,可以看見清流中的窪濕之地。但以理面對異教文化時,他的事奉如同濁流中流出的一股清泉。我想到我們教會,面對整個北美世俗社會,我們的事奉和見證,應該是濁流中流出的一股生命活水。教會遇到的實際困難和攪擾中,我們也可以看見清流中仍有窪濕之地。

如同但以理先知,我們被各樣世俗觀念、異端邪說、敵基督思潮包圍;我們是無忌諱的吃世上君王供給的飲食,以此污穢、玷污自己?還是以聖潔、智慧、順服為事奉神的根基?以西結先知在聖城被毀時,看到生命活水從聖殿流出,“百物都必生活”;然而,仍有泥濘窪濕之地不被醫治。我們自己的心中、我們所願意停滯的環境,是否也有這類不生不長的鹽地?

求神的聖靈光照我們,給我們智慧;或在順境、或在逆境,都學習以聖潔、順服、滿有恩惠憐憫的生命,見證神的榮耀。

Comments are closed, but trackbacks and pingbacks are op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