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心得 (2020-05-08)

— 辛立牧師

在希伯來聖經的排列中,緊跟著“列王紀”的是“以賽亞書”;這樣的安排突出了以色列因犯罪亡國後,耶和華救贖恩典的確定性。被排列為最後一卷書的“歷代志”,突出了以色列歷史中,什麼是被耶和華紀念的事情,以及如何評論歷世歷代的歷史人物。比如,對掃羅建立的王朝,對大衛建立的王朝,在神的眼中是如何看的。

掃羅是以色列歷史上的第一個君王,在撒母耳記中,他戰死疆場;對他的評價,是大衛所唱的詩歌:“以色列啊,你尊榮者在山上被殺,大英雄何竟死亡!”但在“歷代志”中的記載是:“這樣,掃羅死了;因為他干犯耶和華,沒有遵守耶和華的命;又因他求問交鬼的婦人,沒有求問耶和華。所以耶和華使他被殺,把國歸於耶西的兒子大衛。”

因此,在“歷代志”中,記載大衛和所羅門的事蹟中,最為突出的,就是耶和華要在立約關係中,通過他所揀選的君王顯明祂的同在:來為他建立聖殿,安排祭祀和敬拜者,遵行律法和先知的教訓。所以,“歷代志”這樣總結大衛王朝的歷史:“信耶和華你們的神,就必立穩;信他的先知,就必亨通。”(代下20:20)

同時,記載君王的生平時,“歷代志”的選擇性非常強。因此,後來的人在閱讀時,都會感到它和“列王紀”之間的巨大“落差”:作者把大衛和所羅門理想化;凡有可能玷污這理想形象的,都被省略、刪除。比如大衛引誘拔示巴、謀殺赫人烏西亞。大衛的長子暗嫩姦淫他的妹子他瑪,被押沙龍所殺。押沙龍謀反引發大衛逃亡。掃羅門繼位時的權力鬥爭,即位後清除反叛勢力;掃羅門晚年淫亂和拜偶像等等,都沒有記載。

為什麼“歷代志”要這樣記載?是篡改歷史、抑或是其他原因?對此,都是引發人們爭論或思考。如果不從“救恩歷史”的角度,以及“歷代志”在編排順序,就很難明白“聖經的歷史觀”,也很難得出比較滿意、或相同的認知。

在希伯來聖經中,沒有一個歷史人物是完全聖潔、沒有犯罪、沒有瑕疵的。包括聖卷中的“約伯記”,對約伯有非常最高的評價:“那人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但當神向他顯現時,約伯說:“因此我厭惡自己,在塵土和爐灰中懊悔。”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歷程,不僅是如何看自己、別人如何看我們;更重要的,是神如何看我們。

“歷代志”最核心的內容,就是耶和華神在明確的立約和救贖恩典中,和我們建立完整的關係:通過聖殿敬拜神;遵行律法認識神;聽從先知的教訓歸向神;因著神的應許盼望將來的榮耀;這榮耀必定從“大衛的子孫 – 彌賽亞的盼望中”,完全的實現。

因此,“歷代志”通過對以色列歷史、特別是對大衛王朝的描述,讓我們看到神所看重的、神所喜愛的、神所厭惡的、神所饒恕的。有些罪惡,不僅是神所厭惡的、且是神所不饒恕的,那就是掃羅王、猶大壞王所犯的罪。有些罪惡,是神所厭惡,必定要被神審判;但在認罪悔改之後,是神所赦免並饒恕的。對此,可以從四方面予以歸納:

(1)一切違背神心意、律法和旨意的罪惡,神必定審判。“歷代志”是在聖城被燒、聖殿被毀、聖民被擄;歸回者失去了大衛王朝的榮耀,又臣服於波斯帝國統治之下的歷史環境中寫成的。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以色列人犯了罪,唯獨得罪了耶和華神。

(2)神的審判是為了帶出神的救贖;並且從以色列人的救贖歷史中,看神永恆的恩典和將來的盼望。神從亞當開始,追溯以色列的歷史;從亞伯拉罕的立約開始,追溯救贖進程;從大衛王朝的輝煌,看到恩典的落實;從聖殿、律法、先知、祭祀敬拜,看神和人的密切關係。“歷代志”反覆證明罪惡必定帶來審判;相反,悔改、順從、信靠則帶來平安、勝利、豐盛和昌盛。

(3)人手所造的一切,雖然有短期的輝煌和榮耀,但終將過去。什麼是我們真正的盼望?什麼可以塗抹我們一切的過犯?什麼能夠使我們坦然無懼地站在神面前?什麼使我們的名字可以留在神的冊子上?對此,“歷代志”給出清晰的答案:無論是亡國狀態的以色列,或是生活在失落中的神子民,包括面對新冠狀病毒的我們,都會問相同的問題:神是否仍然關心照顧著我們?“歷代志”的回答是:神一向都關心照顧著我們!

(4)神子民的家譜從亞當開始,連綿不絕,延續至今。更在神的獨生愛子、我們主耶穌的恩典中完全實現;讓我們無論境遇如何,都有盼望。這就是曾經安排在希伯來聖經最後一卷書的“歷代志”;現在安排在整本聖經中的“啟示錄”所要告訴我們的:我們的罪,已經在耶穌基督裡被洗乾淨;因著他的恩典、真理和慈愛,我們可以毫無瑕疵、坦然無懼的站在神面前。敬拜祂,愛他,遵行他的旨意,彼此相愛、活出榮神益人的新生活。